从2014年ICO到2024现货ETF:以太坊的十年蝶变与六大影响

Posted by Hiky 加密观察 on September 5, 2025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在7月23日正式放行多只以太坊现货ETF,并将于明日(美东时间7月24日)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纳斯达克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

这不仅是以太坊十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为整个加密生态打开了新一轮想象空间。


一、事件时间线:从“无人看好”到“集中放行”

  1. 4月初,市场预期仅7%
    当时主流观点认为以太坊证券属性不清、POS质押机制存在监管灰色地带,通过率极低。

  2. 5月24日凌晨,风向骤变
    SEC一次性批准了包括贝莱德、富达、灰度在内的19b-4表格,通过率瞬间跳升至75%。

  3. 7月23日,官宣上市
    备案齐全的S-1表格获批,9只现货ETF正式获准交易。


二、获批背后的监管博弈与折中方案

1. 股权众筹(ICO)留下的“证券疑云”

2014年,以太坊通过ICO筹集了约3.1万枚比特币(按当时市值1800万美元)。由于代币直接换“钱”,ETH一度被视为潜在证券。

2. POS质押再掀波澜

2022年合并升级后,ETH转向POS机制,质押收益被SEC质疑为“投资回报预期”,进一步加重了证券化阴影。

3. 关键让步:主动剔除质押功能

最终,申报方悉数删除“质押”条款,避免产生“投资回报承诺”,降低被认定为证券的可能性,才得到监管部门放行。


三、并非一帆风顺:十年来最大的三次危机

  1. 2016 DAO攻击:直接回滚链上资金,社区分裂出ETC。
  2. 2017 ICO泡沫:监管高压,价格暴跌90%。
  3. 2022 Terra/Luna连锁清算:衍生品连环爆仓,投资者信心接近冰点。
    每一次都在质疑以太坊的可持续性与合规属性,而今现货ETF获批,是对上述风险的历史性回应。

四、市场影响:资金、价格与生态的三重共振

影响维度 数据预期 解读
资金流入 150–450亿美元/首年 渣打银行预测,约合240–915万枚ETH需求冲击
价格弹性 12个月内最多+24% Wintermute模型,对应现货价格上行至4260美元附近
生态提振 山寨币普遍被动上涨 Uni、AAVE、LDO等ETH计价资产同步受益

👉 想提前捕捉下一波ETF红利窗口?点这里查看实时策略


五、香港已抢先一步:东西竞速的微妙平衡

  • 4月15日,香港证监会公布首批名单,华夏、博时、嘉实三家机构的以太坊现货ETF于4月30日上市。
  • “先行者红利”:早在美国放行前,香港已吸引约5亿美元资金试水温。
  • 定价权争夺:早一步上市不仅带来流动性优势,也为亚洲市场在ETH定价上争取了更多话语权。

六、更深层次:美国加密监管态度正在转向

  1. FIT21提案:众议院拟将“商品”与“证券”边界从法律层面厘清,ETH现货ETF的放行可视作对FIT21核心诉求的先行试探。
  2. SAB121修正案:提出更适合加密资产的新会计准则,年内或见分晓。
  3. 选举因素:两大党派争抢Web3选票,连前任议长佩洛西都表示可能支持FIT21。

👉 政策窗口期已至,如何布局早期赛道?


七、FAQ:关于以太坊现货ETF的5个高频疑问

1. ETF份额可以直接转账或质押吗?
不可。实物赎回通道关闭,且基金层面放弃质押,避免触碰证券法规。

2. 为何上市后ETH反而小幅下跌?
市场在7月初已充分预热,短线资金“sell the news”,但中长期资金流向更具决定性。

3. 与比特币ETF有何差异?

  • 份额结构:ETH ETF缺少每日申购赎回的自由度,折溢价幅度或更大。
  • 费用:平均年费略高于BTC ETF 0.02–0.05个百分点。

4. 个人资产如何借道参与?
可通过美股券商直接买入ETF代码,或选择合规平台的合成品种,无需自行托管私钥。

5. 下一步“Solana ETF”“狗狗币ETF”概率有多大?
参考以太坊路径,监管依旧看重是否具备“充分去中心化”与“无发行方持续运营收益”两大特征。目前来看,Solana概率<10%,进度尚早。


八、结语:十年一瞬,新的起点

2014年的ICO海报里,Vitalik写下“Unstoppable Applications”;2024年的交易所LED屏刷出“Ether Spot ETF First Day”。
相同的底层资产,换了不同的叙事与加速器:从极客实验到机构配置标的
现货ETF只是打开了的0到1,真正的2025故事,才刚翻开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