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Layer1、代币经济学、飞轮效应、机制设计、价值捕获、Berachain、Initia、Injective、PoL、VIP、销毁拍卖
从叙事到硬核:Layer1 的新「国家」范式
当 Berachain、Initia、Movement、Monad 与 Story Protocol 纷纷宣布自建 Layer1 而非在以太坊上卷 L2,市场不再只看花哨的叙事,而把目光转向了底层经济模型。
正如一条公链最终被视作「加密国家」,代币就是它的「法币」——它既是网络费用,又是给验证者的工资,更是衡量国家强盛或衰落的资产标尺。任何一国的货币体系若照搬他国模板,结局通常是灾难性的;那么,复制粘贴的代币经济学也终将沦为「十亿美元僵尸区块」。
新一代 L1 正试图回答三个关键命题:
- 所有参与者的利益是否真的同频共振?
- 网络活跃度能否自动转化为对原生代币的需求?
- 代币如何高效捕获系统新增的价值?
下文通过 Bitcoin、Ethereum、Arbitrum 的经验亏空,再援引 Berachain、Initia、Injective 的创新案例,拆解三大支柱:机制设计、架构一致性、价值捕获。
三种裂缝:飞轮为何停摆
1️⃣ 机制设计的裂缝——比特币的减半困境
PoW 激励靠区块奖励,约每四年砍半。当 2140 年奖励归零,要靠交易费「续命」。可比特币已转型为「数字黄金」,链上支付频次有限,很难产生足额手续费。
结论:如果经济目标与初始激励错位,安全预算将瓦解。
2️⃣ 架构与模型错位——以太坊的 L2 寄生论
EIP-4844 降低 L2 数据成本,却切断了主网 gas 需求。
• L2 交易量激增
• L1 基础费率跌破 1 Gwei
• ETH 重新进入通胀区间
结论:技术架构越先进,若对应的经济规则不更新,主网价值被侧链稀释。
3️⃣ 价值捕获的裂缝——ARB 成为「表情包」
Arbitrum 活跃度高、协议多,但 ARB 90% 时间无现金流归属。
• 缺乏消耗场景,只留「治理权」
• DAO 通过质押改造尝试救火,效果待观察
结论:没有让协议盈余回流到代币的机制,再热闹的网络也会让代币沦为「高市值墓志铭」。
三大新兴方案:把裂缝焊成螺旋桨
🐻 Berachain:PoL——将验证者、协议、用户绑进一条船
角色 | 目标 | 激励手段 |
---|---|---|
用户 | 赚收益 | 向白名单池子提供流动性获得 BGT |
协议 | 吸流动性 | 用贿赂拉票,让验证者多放 BGT 奖励到自家池子 |
验证者 | 稳定收入 | 收协议贿赂 → 拉高拥有的治理权重 → 决定 BGT 流向 |
• 三币模型:
- BERA:日常 gas
- BGT:非流通治理票,仅向流动性提供者发放
- HONEY:原生稳定币
验证者不靠通胀的区块奖励活着,而靠「贿选」存活;协议为了流量,需持续购买或锁定代币,上轨后有望让流动性、安全性、治理权同步增长。
👉 究竟何为 PoL 实操细节?这里一次看懂动态锁仓与「反向兑换」
🧬 Initia:VIP——让 L2 Rollup「交房租」
Initia 提出了「既得利益计划」(VIP),像包租公一样向 Minitia(L2)收 INIT 租金,再把租金二次分配给活跃用户。
1) 来源池:验证者锁 INIT → 表决返利权重
2) 分配池:L2 超过 KPI(活跃地址、TVL、交易量)才能分 INIT
3) 解锁池:esINIT 按持续贡献解锁可流通 INIT
借 VIP 设计,L2 想拿补贴就得「囤」INIT;用户为了解锁奖励需维持活跃度。
👉 一文拆解 VIP 如何把「碎片化模块化」变成单一经济飞轮
🧨 Injective:销毁拍卖——让交易员把手续费「换成烟火」
Injective 采用「实时回购销毁」:
- 所有交易应用把收入 USDT/USDC 注入拍卖基金
- 用户用 INJ 竞拍基金资产(打折 5%)
- 拍卖所得 INJ 当场销毁
交易所量越大 → 累积的 USDT 越多 → 需燃烧的 INJ 越多。保持超低 gas(每笔 0.0003 美元)的同时,实现肉眼可见的永久通缩。2023 年 Q4 至今,已有 490 万枚 INJ 永久退出流通。
常见问题 FAQ
Q1:为什么 PoL 比传统 PoS 更抗女巫?
A:PoL 用「流动性 + 权限票」双因素验证,持币无几何意义,必须提供真实流动性才能换来 BGT,攻击者若想操控链安全,得先在市场锁买盘拉流动性,成本高到难以承受。
Q2:Initia 的 VIP 会不会导致 Minitia「内卷」刷量?
A:治理权重由 L1 验证者人用实测投票决定,加权函数融合了 TVL、交易撮合深度、用户留存等多维数据,刷单一指标无济于事。
Q3:销毁拍卖能否无限期撑住 INJ 价格?
A:核心驱动力还是交易量。只要衍生品、RWA、高频策略市场持续扩张,基金规模与燃烧规模同比扩大,通缩机制即可长期生效。
Q4:新用户如何降低理解门槛?
A:Berachain 与 Initia 都准备了「一站式仪表盘」,让用户在 UI 层抽象掉 BGT/INIT 的复杂切换;具体交互我会后续写操作指南。
Q5:长期看这些模型是否可能出现治理中心化?
A:任何链都需治理实验迭代,未来可能引入二次方抵押、激励衰减曲线等方式,保持多方博弈强度。
结语:重写飞轮的下一个十年
当市场不再被「每秒 TPS」「空投」迷住,真实造血能力才成为共识压舱石。Berachain 的机制、Initia 的模块化互通、Injective 的金融级通缩,都可视为把「技术叙事」转译成可持续现金流的三把钥匙。
把问题写进第一段代码的架构里,再用经济刺激把它织进每一个账户的日常操作——这才是一条链能否逃出生锈命运的真正分水岭。
飞轮是否会转到最后,不在于一场发布会,而在于每次出块都回流到代币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