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取消“声誉风险”条款:美国银行正式进军加密货币市场

Posted by Hiky 加密观察 on September 5, 2025

一觉醒来,加密金融圈迎来最重磅利好:美国银行再也不用因“社会观感”望加密币却步。

政策突变:主观风险指标退出监管框架

美联储(Fed)主席鲍威尔一纸声明,将“声誉风险(Reputational Risk)”从银行监管评估体系中正式移除——这意味着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等可量化金融指标,重新成为衡量银行风险的唯一标尺。对加密货币、区块链、AI 等创新赛道而言,这把悬在头顶十年的“社会观感”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地。

“声誉风险”曾如何拖慢创新?

  • 只要业务合法但可能引发负面舆论,银行就可能被监管层“二次惩罚”。
  • 2023 年,一家 100% 合规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因此条款被三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同时冻结法币通道
  • 由于缺乏量化标准,银行风控部门宁愿“一退了之”,也不承担莫须有的合规风险。

如今,场景完全翻转。


机构第一时间行动:24 小时内的三大信号

  1. 摩根大通已重启加密托管业务内部演练,最快下季度试行为对冲基金提供的专属加密资产清算通道。
  2. 道富银行宣布成立“数字资产托管实验室”,为家族办公室量身定制加密货币托管方案。
  3. 地方及区域银行纷纷抛出“银行级加密业务白皮书”,争抢中小企业及独角兽客户的法币入口需求。

一位刚刚参加完美联储闭门圆桌的华尔街高管表示:“这相当于给所有合规加密货币客户打开了华尔街正门,而不再是侧门。”


连锁反应:不只是美国的独角戏

欧盟 MiCA 法规的第二支柱预计提前调整,减少对“社会负面影响”指标的引用;
新加坡金管局已计划邀请美国监管机构共同制定跨境稳定币结算指引;
– 国际清算银行 BIS 可能在下一次 Basel 磋商中,删除有关“声誉权重”的讨论,全面转向数据驱动型监管。

一句话:全球加密货币监管碎片化的时代,正在迅速收敛到“市场可预期”的统一范式


对加密企业与银行的双重利好

受益者 立即落地的变化 中长期价值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直接获得美元清算、法币网关,降低对第三方支付聚合商的依赖 面向全球的合规法币业务线
区块链基础设施团队 可与银行联合推出链上支付、托管、质押组合产品 撬动机构级资本参与 DeFi
银行自身 深度介入托管、结算、衍生品做市,开辟手续费利差增长新引擎 吸引高净值科技股客户,提升综合财富管理份额

👉 想让个人投资组合也搭上这股东风?从一行代码都不懂,到学会银行级加密资产托管,只需要一步。


实际操作指南:银行客户如何拥抱加密业务?

企业用户端口

  1. 开立加密专用账户:需满足 KYC/KYT 双合规,建议准备公司注册文件、业务计划书、AML 政策手册。
  2. 申请托管牌照豁免或正式许可:若涉及资金规模 >1 亿美元,优先选择 OCC 托管条例框架
  3. 配置链上监控工具:银行将强制要求实时地址溯源与风险评分。提前接入市场主流 API 可降低谈判周期。

个人高净值客户

  • 选用支持加密货币 ETF/ETN 的全服务券商,降低自行托管门槛;
  • 通过家族信托结构,可减少未来遗产分配的税务摩擦;
  • 若需链上原生资产,可先在银行开立白名单地址,再联系托管行进行冷钱包双签方案。

FAQ:关于美联储新规的常见疑问

Q1:新规会不会只是短期松绑,未来再收紧?
A:鲍威尔在国会的听证会上明言,任何针对金融创新主观限制的重新引入,必须走完整立法流程,通过概率极低。

Q2:我的中小银行也能立刻开展加密货币业务吗?
A:技术上可以,但仍需符合 OCC、FDIC 的资本及技术审计要求。许多地方银行已联手第三方加密托管科技公司,以 SaaS 形式快速上线。

Q3:个人开加密账户,现有银行会额外收取高昂费用吗?
A:初期确实会比普通储蓄账户高 20%–30%;但随着竞争激烈,预计 12 个月后费率会降至传统资管水平。

Q4:对市值稳定币(USDC、USDT 等)有何影响?
A:银行为提升存款规模,极有可能将合规稳定币纳入即时结算资产池,进一步巩固其与美元的 1:1 兑换预期。

Q5:新规生效的具体时间节点?
A:美联储公告次日起生效,但从“公告”到“实际业务”仍需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流程,预计 60–90 天全面落地。


风险提示:理性看待“窗口红利”

尽管声誉风险已退出舞台,但并不意味着零风险:

  • 加密资产价格波动、杠杆交易爆仓风险依旧;
  • 国际制裁名单、黑客攻击、智能合约漏洞造成的意外损失条款仍是银行免责声明的重中之重。

投资前,请务必就读懂银行提供的加密资产风险揭示书,并与资深税务顾问或律师核对跨境申报要求。


结语:一场静悄悄但预示深远的“金融平权”

互联网浪潮曾因监管松绑而腾飞,创造出万亿美元生态。今天,美联储将同一份时代红利交到加密货币手中:合规银行与加密企业终于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接下来的 24 个月,从稳定币到代币化国债,从 DeFi 托管到链上私人银行,故事才刚刚开始。

👉 想在监管明朗化初期锁定最佳通道?一张操作清单带你直触合规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