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ETF一年暴涨116%,背后稳定币暗流汹涌

Posted by Hiky 加密观察 on September 5, 2025

在2025年6月下旬,香港监管层正式向数字资产平台颁发“升级版牌照”,这一历史性动作点燃了市场情绪,也直接推动金融科技ETF强势封王过去一年。本文拆解116%涨幅背后的三大逻辑、资金流向与配置策略,兼顾风险警示与常见疑问。


稳定币监管破冰:点燃行情的第一根火柴

2025年6月24日,香港证监会宣布国泰君安国际获批新版牌照,客户可直接交易USDT、USDC等稳定币与虚拟资产。这既是全球金融中心正式承认数字资产合规地位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首次在法定框架内为发行机构颁发“数字资产服务牌照”。政策红利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 市场情绪——“从观望到规范”的转向让空头快速回补。
  • 资产预期——人民币稳定币若成功试点,有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链上新支点。
  • 资金流向——场外配置兴趣骤增,带动相关金融科技股普涨。

香港金管局同步上线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沙盒,这一步让市场快速计算“流动性放大器效应”。正是政策窗口的打开,把金融科技ETF从201只同行中迅速拉上冠军宝座。


金融科技ETF何以一年狂飙116%?三重因子共振

关键因子 具体表现 对ETF收益贡献
概念权重 稳定币主题在跟踪指数中占比高达23%,行业第一 3–4倍“Beta”放大
顺周期弹性 互联网券商+金融IT顺牛市特征、利润弹性 熊市“缩量”,牛市“指数级”
存款搬家 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160万亿储蓄寻找出口 持续净值活水注入

案例速览:指数十大重仓恒宝股份、四方精创 2025H1 股价翻倍,直接抬高ETF净值 19%。


资金洪峰路径:160万亿“搬家”第一站

  • 利率下行:固收收益骤降,7天年化降至0.9%,理财替代需求激增。
  • 风险偏好:上半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突破1.1万亿元,市场情绪进入“温和亢奋”通道。
  • ETF专用通道:金融科技ETF单日成交额一度冲至7.51亿元,6 月净流入 7.14 亿,稳居同指数“吸金王”。

在这一背景下,ETF规模已由年初的28亿元扩张至57亿元,规模与流动性占据断层第一。宽松周期遇上政策窗口,恰如其分地把资金推向阻力最小的方向。👉 抓住下一波流动性洪峰,一键布局)


投资锦囊:上车前你要看懂什么?

  1. 选择同指数规模最大、流动性最高的 ETF,可避免高溢价卖出的尴尬。
  2. 跟踪误差 <0.15% 说明基金复制度高,能有效享受板块 Beta。
  3. 分批投入而非一把梭:单日振幅曾达9.8%,纪律性买点可平滑波动。
  4. 关注政策与利率周期联动,若出现“再加息+监管收紧”双重信号,应果断收紧仓位。

FAQ:最常问的5个问题一次说清

Q1:金融科技ETF与传统券商ETF有什么区别?
A:前者含互联网券商、稳定币底层基础设施、AI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三大赛道,科技含量更高;传统券商ETF仅聚焦经纪业务,弹性相对有限。

Q2:如果想一键布局该ETF,是否有场外联接基金?
A:有,A类013477、C类013478,且两类费率差异仅0.2%,适合不同资金久期。

Q3:目前估值是否已经过高?
A:动态PE 约45 倍,比历史中枢高出15%,但牛市预期下,PEG <1.2,仍在合理区间。👉 点击查看实时溢价与估值分位)

Q4:除了稳定币,其成分股还有哪些看点?
A:重仓东方财富(互联网券商龙头)、恒生电子(金融IT首选)、润和软件(鸿蒙金融生态核心),兼具场景+技术双重护城河。

Q5:若政策突然转向,最大回撤可能会多大?
A:参照“9·24行情”尾声,板块回撤曾达35%,需提前设好止损位或按5%分批止盈策略。


风险提示与展望

稳定币监管仍在探索期,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变量均可能产生突发冲击。任何投资决策前请详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过往116%的亮眼收益不等同于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