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院首次确认:加密货币属于可信托财产

Posted by Hiky 加密观察 on September 5, 2025

事件回溯:从 Gatecoin 倒闭到法律定性

2019 年底,香港本土老牌交易所 Gatecoin 突然宣布破产并启动清算,引发用户对于资金安全的热烈讨论。
近期,清算人与债权人在法庭上的关键争论点是:Gatecoin 库存的加密货币是否可被认定为信托资产。若无信托属性,这些资产须直接分配给债权人;若具备信托属性,则部分资产可能为投资者保留,债务清偿顺序也将随之改变。

2023年3月19日,主审法官 Linda Chan 宣判:

“在香港法律下,加密货币纵然无形亦无实体形态,但仍应被视为可依法持有的财产,更可受信托制度之约束。”

法官援引对“财产”概念应采取动态、广义的解释原则,认为科技进步不应成为法益保障的盲区。此裁定为东亚首次在适格商事法庭上,将比特币、以太币等主流加密代币明确定性为“财产权”。

法律意义:三层面影响一览

1. 信托法层面

过去香港法院未对“能否以信托方式持有加密货币”表态,本次裁定填补了空缺:

  • 交易所或托管方若把客户资产与自营池隔离,即可构成信托财产;
  • 投资者一旦确认其资产被信托持有,即便托管方破产,客户资产亦可优先追回。

2. 清算法层面

清算人可将交易所托管资产按信托类型细分,而非简单粗暴地当作普通破产财产统一扣押,有利于提升债权回收效率。

3. 行业规范层面

监管机关正加速制定【托管指引】,“信托”成了合规关键词。凡未来打算于香港持牌经营的机构,必须提供可审计的托管架构并向客户充分披露信托条款。

回归案例:14 亿港元资产归属新走向

公开文件显示,2020 年 10 月 Gatecoin 账户仍保存约 14 亿港元等值加密资产。伴随本次定性,以下可能情景浮现:

  • 情景一:信托设立完善
    若能证明交易所已为客户资产设立独立冷钱包且私钥与客户一对一绑定,该部分资产可在清算中予以“划出”,前置归还用户。
  • 情景二:混用资产,信托失灵
    如资金池混用,客户资产与自有资金无法进行法律上的区分,信托主张或被驳回,客户仍只能按债权比例受偿。

👉 查看最新清算公告,实时掌握资产处置进展!

长尾关键词深度解析

重点术语 市场意义
加密货币财产权 奠定“可继承、可抵押、可留置”基础
加密货币信任托管 引导交易所引入“隔离托管”模式
加密资产清算优先级 影响投资者破产追偿次序
香港Web3政策红利 吸引全球加密基金与创业者纷至沓来
信托法与科技融合 为 NFT、DeFi Token 的法律定性探路

场景推演:若我在香港开设交易所

假设 2025 年你计划成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持牌人,以下是实务清单:

  1. 设立客户资产专属信托
    律师事务所帮你起草《客户数字资产信托契据》,董事会出具监督机制。
  2. 冷热分离监管钱包
    94% 客户资产走多签冷钱包,6% 留于在线热钱包用于流动性。
  3. 每月链上审计报告
    利用 Merkle Tree 技术向所有用户公开“零知识”资产证明。
  4. 向香港证监会补件
    同步递交信托结构图、资产托管路线图,缩短审批时间。

👉 获取合规白皮书模板,直抵下一步申请细节!

常见问题(FAQ)

1. 香港目前是否承认所有加密代币为财产?
答:裁定采纳“功能导向”标准。只要该代币可被转让、具交换价值且形成账户余额,都可落入“财产”范畴,不限于比特币或以太币。

2. 是否所有交易所都必须建立信托?
答:香港证监会拟在 VASP 牌照细则中列明“客户资产托管核心原则”,虽可用多种架构(独立子账户、完全信托或银行托管),但若选择信托,则可快速通过资产隔离评估。

3. 个人投资者如何验证交易所是否合规托管我的币?
答:除了查看监管牌照外,可要求交易所公开第三方审计报告、Merkle Tree 资产证明,并定期参与链上地址标记抽查。

4. 该裁定对 NFT 是否同样适用?
答:技术上相同——若 NFT 能为持有人带来排他性收益,亦可定性为财产并纳入信托;惟流动性差异与市场定价机制需另行考量。

5. 若信托资产被黑客盗走,交易所责任如何界定?
答:依香港普通法,受托人须尽到“谨慎商人之勤勉义务”。分布式私钥、保险保单及紧急索赔流程将成免责关键。

6. 该案例会影响税收吗?
答:根据《稅務修訂條例 2022》,只要加密资产被专业托管并附加信托声明,个人资本利得目前仍免征,惟商业用途中需照常申报利润税。

结语:技术潮起,法律潮涌

一次看似普通的破产清算,把“加密资产是否财产”推向立法前沿。随着香港政府高喊“拥抱Web3”,投资人、交易所、律师、监管者都在调试各自坐标。今天,信托制度的锚已经投下,未来加密船舶如何驶向深海,还需每一方牢牢抓住合规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