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Rock 现货 ETF 横扫美股,盈利碾压传统标普500

Posted by Hiky 加密观察 on September 5, 2025

iShares Bitcoin Trust 为何仅用18个月便改写机构游戏规则

自 2024 年 1 月美国证监会正式放行现货 ETF 以来,加密资产与华尔街呈现出“双向奔赴”的戏剧性一幕。而站在聚光灯中央的,始终是那个管理规模 10 万亿美元的巨擘——BlackRock。
其 iShares Bitcoin Trust(股票代码 IBIT)不仅凭 70 亿美元吸纳速度打破 ETF 史上纪录,更在本季度直接 以 1 亿元差别反超 自家老牌指数基金 IVV(iShares Core S&P 500),成为资管业内最具讨论度的热门话题。


收益对比:IBIT vs IVV 关键数据

指标 IBIT(比特币现货 ETF) IVV(标普500 ETF) 倍数差
管理资产规模 AUM 约 75B 美元 624B 美元 8.3x
年化费率 0.25% 0.03% 8.3x
年度管理费收入 1.87 亿美元 1.87 亿美元 1.0x

一句话总结:IBIT 用九分之一不到的规模,就赚了和巨头一样多的钱——费率优势在绝对需求面前显得苍白。


盈利神话背后的三大推手

  1. 「压抑需求」释放
    传统投资组合长期欠缺原生比特币敞口。ETF 合规化之后,养老金、家族办公室、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只需在现有券商账户输入一个代码即可获得敞口,配置过程从“几天”缩短到“几秒钟”。

  2. 流动性虹吸
    Bloomberg 数据显示,IBIT 目前已是美股成交量排名前 20 的 ETF;旁边坐着的是 QQQ、SPY 等日均交易数百亿美元的超级明星。

  3. 赛道稀缺+品牌背书
    BlackRock 的品牌美誉度使犹豫的机构顾虑骤减,再配合其全球分销网络,把原本分散在多个平台的加密资金一次性收入囊中。


FAQ:关于 IBIT 你或许最想知道的 5 件事

Q1:费率 0.25% 会不会太高?
A:费率虽高于 IVV,但低于全球大多数主动管理基金,且可抵消托管、保险、现货调仓等隐性成本;投资者更看重净值与比特币现货价差近乎 100% 贴紧。

Q2:IBIT 明年还能维持这种流入速度吗?
A:取决于宏观利率与加密周期双重因素。若 BTC 再度减半行情点燃,资金通道已被验证;若转入熊市,费率优势或吸引波段资金停靠而非赎回离场。

Q3:美国以外的投资者能买到吗?
A:通过美股通、离岸券商、QFII 渠道皆可交易,但会涉及汇兑与税务申报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合规顾问。

Q4:IBIT 会不会因为规模太大导致溢价?
A:目前每日申购赎回机制顺畅,自上市以来最大折溢价区间不足 0.20%,远低于早期信托产品 GBTC。

Q5:有没有可能降费与 IVV 同价?
A:概率低。比特币持有成本天然高于证券指数,再加上现货托管、保险和高频流动性管理,0.20–0.25% 区间已属极限让利。


回到 2025:下一次 Alpha 会在哪里出现?

当你把目光从 “0.25% vs 0.03%” 的费率数字转移到 “比特币 ETF 生命周期” 的大图景,会发现投资者追求的不是费率洼地,而是 叙事扩散的临界点
👉 一键直达:布局牛市的最佳入场策略别再错过


投资人如何顺势操作?

  • 新范式仓位:将比特币 ETF 与成长型 ETF 50/50 组合,过去三年夏普比提高 22%。
  • 税务工具:利用年末调仓把浮盈留在税法更有利的个人账户。
  • 现金流管理:把季度分红型美股与 IBIT 同持,兼顾股息与 Beta 收益。

👉 进阶阅读:ETF 与现货如何做到对冲双赢,深度示例解析


结语:规模化之后,反而更稀缺

加密资产的故事永远围绕“稀缺”与“共识”旋转。BlackRock 用 18 个月证明——当 1.87 亿美元等量的管理费可与传统金融王牌产品平起平坐时,这条赛道便不再是小众边缘,而是资本市场无法忽视的 主流力量。下一次,一旦机构再次陷入寻找 “被遗忘的 Alpha” 的焦虑,比特币现货 ETF 或许已稳坐他们的心智与仓位双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