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quity 与 MakerDAO:去中心化借贷协议的双面镜像

Posted by Hiky 加密观察 on September 5, 2025

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世界中,如果你想把 ETH 换成稳定币而不出售手中的资产,MakerDAO 与 Liquity 协议是绕不开的两个名字。它们在核心目标上相似——超额抵押借贷并发行锚定美元的稳定币——但底层逻辑、治理态度、成本曲线与风险承担方式截然不同。下文将从 7 个关键维度拆解两者差异,帮你迅速锁定最适合自己的借贷场景。


1. 治理模型:人工投票与“无治理”的对决

MakerDAO —— 社区民主式治理

  • MKR 投票:任何持仓 MKR 的人都能针对「稳定费、债务上限、抵押资产」提出或表决提案。
  • 流程与成本:从论坛讨论、民意测验到链上投票,平均周期 7–10 天;大量时间与技术门槛把普通用户挡在门外,最终话语权往往集中在机构或“鲸鱼”地址。
  • 灵活伴随风险:可以快速扩容新抵押品或调整参数,但也可能因投票者失焦导致稳定性折价(如 2020 年“黑色星期四”清算拍卖失败)。

Liquity —— 完全移除治理

  • 代码即法律:110% 最低抵押率、一次性借款费率、赎回费率全部由算法确定,连预言机切换逻辑也被写死
  • 好处:没有治理攻击面,系统始终保持同一套规则;减少政治内耗,社区精力投入前端、聚合器与跨链桥等周边生态。
  • 代价:面对黑天鹅无法“紧急刹车”,需依赖 ETH 的高流动性及社区可分叉的 V2 来缓解系统性风险。

👉 零治理如何抵御系统性风险?一文带你深挖代码层的隔离机制


2. 抵押品范围:多抵押 VS 单抵押

维度 MakerDAO Liquity
可用资产 30+ 资产(ETH、WBTC、Uniswap LP、PSM-USDC…) 仅 ETH
去中心化程度 约 53% 抵押物来自中心化稳定币与跨链 BTC 100% ETH,不承担任何跨链或托管风险
用户覆盖面 高 —— 符合跨资产杠杆需求 低 —— 偏好 ETH 本位人群

MakerDAO 的多抵押带来业务扩张,但也付出代价:

  • 每增加一种新资产,就需要独立的 Oracle、清算合约、风险团队。
  • 中心化稳定币敞口飙升:PSM-USDC 峰值曾突破 50%,若 USDC 被冻结会直接影响 DAI 兑付。

Liquity 押注单一抵押品,并在智能合约层面“全押 ETH”,取长补短:

  • 无需判断多种资产相关性,代码更简洁;
  • 110% 抵押率成为可能,资本效率高于 Maker 的 ETH-A 保险箱(150%)。

3. 稳定机制:PSM 与赎回机制的较量

MakerDAO 的 PSM(Peg Stability Module)

  • 直接允许用户 1:1 把 USDC 换成 DAI,并用套利者维持价格锚定。
  • 吸储 USDC 的副作用:DAI 超发 → 抵押品里 USDC 占比水涨船高。
  • 黑天鹅场景:如 USDC 失锚,DAI 也会被迫脱钩,系统性“外源”风险暴露在中心化稳定币上

Liquity 的赎回(Redemption)机制

  • 任何人随时可用 LUSD 按面值换回 ETH,ETH 由风险最高的 Trove 优先支付。
  • 作用机理:当 LUSD 市场折价时,套利者买入 LUSD→赎回 ETH→卖出 ETH→压制 LUSD 溢价恢复挂钩。
  • 反向抵押品迁移:赎回过程会减少系统上端风险的 Trove 抵押品,从而把整体抵押率推高。

与 PSM 最大的不同:Liquity 赎回不会引入新的中心化资产,反而把 ETH 拉回系统


4. 借贷成本:利率 VS 一次性费用

协议 成本模型 优势场景 劣势场景
MakerDAO 持续稳定费 3%–10% 超短借 (<1 月) 长期利息叠加放大
Liquity 一次性借款费 0.5%–5% 中期以上借款锁定成本 短期内若赎回量大,费用上涨

案例对比

  • 假设借 10,000 美元等值稳定币(DAI 或 LUSD)期限 90 天:
    • Maker ETH-A(5.5% 年化)→ 利息 ≈ 137 美元;
    • Liquity(一次性 0.5%)→ 借款费 50 美元。
  • Crypto 质押套利党:借 LUSD 去 Curve、Convex 挖矿,只需 0.5% 固定成本即可完成收益测算,省去利率上行风险。

👉 立即用 30 秒试算你的长期借款成本


5. 清算方式:拍賣 VS 稳定池

  • Maker 英式拍卖:需第三方 Keeper 介入竞标,2020 年 3 月曾发生“零价拍”。
  • Liquity 稳定池:借款抵押跌到 <110% 抵押率,直接被稳定池 LUSD 清算,智能合约自动把 ETH 按折扣价分发给稳定池贡献者,比 Maker 更快且滑点更小。

6. 去中心化哲学:可修改性 VS 不可变

MakerDAO:协议更像一层“动态宪法”,可大幅修改参数或增发资产;
Liquity:上线即“冻结”,所有核心逻辑不可更改。若需新版本,必须坚持硬分叉 → “资本用脚投票”。
结果:Maker 灵活、Liquity 极简,两条截然不同却同样具备去中心化精神的路线。


7. 风险地图:使用前应看清的 6 大坑

风险类别 MakerDAO Liquity
中心化抵押品 USDC、WBTC 超 50%
治理攻击 MKR 持币集中度风险 不存在
预言机失效 多资产依赖 → 潜在操纵 双预言机自动切换
清算延时 拍卖流拍风险 即时清算但可能滑点
稳定性费用波动 治理随时上调 0 息、费用仅随赎回
硬分叉稳定性 程序强升级可杀旧版本 V1 永续运行,独立分叉 V2

提问时间:关于 Liquity 与 MakerDAO 的 5 个高频 FAQ

Q1:我是新手,哪种协议更容易入门?
A:MakerDAO 前端选择多(Oasis、DeFiSaver 等),但治理概念复杂;Liquity 交互更简单,仅为「存入 ETH → 领 LUSD → 随时还」三步式体验。

Q2:Liquity 的 110% 抵押率安全吗?
A:110% 是动态,系统即时清算会确保 <110% 资产不会留下;但要避开短线极跌,建议留 130%–150% 冗余。

Q3:Maker 今后会降低 USDC 依赖度吗?
A:社区正在讨论「Endgame」路线图,拟引入多元 RWA 与国债债券等资产,稀释 USDC 敞口;不过落地时间不确定。

Q4:LUSD 怎样才能兑换回 ETH?
A:任意钱包内的 LUSD 均可随时发起赎回,无需前端。赎回价格始终以 1 美元面值结算,但可能因矿工费高出 0.5–2%。

Q5:持有 DAI / LUSD 哪一种更能抗审查?
A:DAI 若储藏大量 USDC,当 issuer 冻结地址时账户可能受损;LUSD 只挂钩 ETH,不存在对手方风险,理论上更抗审查。


结尾:如何围绕自身策略选边站

  • 追求灵活性与多资产杠杆 → 使用 MakerDAO,记得关注 MKR 治理公布的新利率与抵押品种类。
  • 追求极简化、免息及 ETH 专属 → 选择 Liquity,一次性成本锁仓,无需担心利率上升。
  • 分散风险策略 → 两者混搭:短期流动性仓位放 Maker,长期收益策略资金放 Liquity,降低单一系统黑天鹅概率。

在去中心化金融高速迭代的每一天,你的每一次抵押品转换,都是对未来金融架构的投票。